编者的话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组织新闻媒体记者开展退役军人工作主题采访活动,赴部分地方深入调研采风。请看南方都市报报道《看见拥军船等于看见陆地,五代拥军船六代船长开辟的特殊航线》。
船长王行国又出发了。皮肤黝黑、个子不高的他站在驾驶舱,手边是一个烟灰缸,船舱里有简单的被褥和枕头。他的目的地是苏山岛,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最东端,一个面积仅为0.472平方公里的小岛,解放军某部官兵就在此驻扎。
位于山东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码头的拥军船。王凡摄影
5月下旬,为了近距离了解村民和海岛官兵们的故事,南都记者跟随退役军人事务部来到了山东省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的码头,登上了这艘拥军船。
距离苏山岛6.8海里的院夼村,从1960年开始,开辟了一条海图上找不到的航线,村民义务协助驻岛部队运送人员和物资。从摇橹小船到今天的现代化养殖看护船,“拥军船”更新了5代,“拥军船”船长更迭了6代。据统计,60年来,“拥军船”迎来送往了岛上23任军事主官和19任政治主官为代表的驻岛官兵及家属10万人次,累计航行里程近2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周。
随叫随到,每个战士都有船长手机号
王行国是第六代拥军船船长,今年60岁。在他之前,“泰叔”担任船长时间最长,从2005年一直干到2019年,不少战士从报到到退役,都是泰叔负责接送的。
第六代船长王行国正在开船。王凡摄影
“每个人手机里都有泰叔的联系方式。”苏山岛驻岛战士董杰说,泰叔不太会用微信,有什么事,打个电话过去,泰叔总能赶到。他说,自己第一次来苏山岛的部队报到,就是泰叔开的船,到现在已经5年了。“现在岛上的每一名官兵,大多是泰叔接上来的。”
泰叔其实叫钱均堂,因为小名“福泰”,大家都亲热地喊他“泰叔”。泰叔和王行国一样,面孔黝黑,话也不多,一开口是浓厚的山东口音,倒也一点不妨碍他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兵们打交道。
2005年,55岁的泰叔因为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村里推举他担任第五代拥军船船长。
担任拥军船船长意味着一种使命感。泰叔“服役”的十几年,手机几乎都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除了2012年生病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外,几乎没出过远门。虽然部队定期运送补给,但往返一趟不容易。需要运送物资了、战士要出岛了、家属来探亲了,战士们都会第一时间给“泰叔”打电话。他总怕战士有事要用船,不想耽误大家。
院夼村和苏山岛官兵们之间的联系有多紧密呢?他告诉记者,一年当中多的时候能跑三百多趟,一般就是二百五六十趟。“部队只要打电话,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需要咱就随叫随到。”泰叔说。过去,拥军船义务运送战士们和家属上下岛,运输淡水、蔬菜等物资,现在随着时代发展,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网购的快递也多了起来。
身为船长,泰叔的手机通讯录里,大多数号码是历任驻岛官兵的。泰叔小女儿出嫁,前任连队主官都赶过来了;他肺出血在威海市住院,连队干部也在周末赶过去探望。前不久,有连长退伍后回来找他吃饭喝酒。“带了两瓶好酒呢”旁人提到这件事,不爱说话的泰叔笑了。
60年,一条海图上找不到的航线
院夼村和苏山岛官兵建立起亲密联系,最初起源于一次救命之恩。
1960年3月,荒无人烟的苏山岛进驻了首批部队。当年4月,院夼村民王道伦和王义宽驾驶渔船在返航途中遭遇大雾和强海流,在苏山岛海域附近迷失航路,两人的求救声被岛上巡逻的战士听见,十几名解放军官兵在岸上站成一排,使劲敲着锣鼓为他们指引航向。“当时物资也匮乏,还有的官兵拿的洗脸盆、揉面的盆,使劲地敲。”当地一位熟悉村史的村民告诉记者。最终渔船冲出困境,成功靠泊,2人被官兵们救起。
苏山岛上的领海基点石碑。王凡摄影
被救下后,王义宽发起高烧,官兵们又轮流喂饭、喂药,直到他康复离岛。此后,驻岛官兵又先后救起7名遇险的村民。
为了这份沉甸甸的恩情,1960年9月,院夼村支部书记亲自带队上岛感谢。
登上岛后,他们才发现这个不足0.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官兵们吃的咸菜,喝的是接的雨水,岛上全是石头,没有耕地。”院夼村的双拥展馆这样记录这段历史。
苏山岛当时被称为“四无”海岛,无居民、无淡水、无耕地、无航线,各种物资补给都由部队从陆地上定期进行运送,有时候因为海况恶劣,物资不能及时送岛,这让村民感到一阵心酸。朴实的村民们决定为驻岛官兵们做点事情。
身为渔民,最拿手的就是开船。村干部商议后决定,拿出最好的一条渔船作为“拥军船”,专门往返于苏山岛和院夼村之间,义务提供官兵、亲属和物资给养的运输服务。
除了最好的船,还要有最好的舵手。经验丰富的王道伦自告奋勇第一任拥军船长。
从王道伦到王行国,“拥军船”船长更迭了6代。从摇橹小船、小帆船、小机动船、大马力机动船,再到现代化养殖看护船,“拥军船”也更新了5代。王行国告诉记者,从第一代手摇橹渔船要5个多小时,到现在新拥军船到苏山岛只需40多分钟。
这是一条海图上找不到的航线,如今已经默默运行了60多年。据统计,60年来,“拥军船”迎来送往了岛上23任军事主官和19任政治主官为代表的驻岛官兵及家属10万人次,累计航行里程相当于绕赤道5周。
看见拥军船,就等于看见陆地了
在院夼村双拥展馆,南都记者看到了厚厚一沓泛黄的餐票、住宿批单和派船单。
这些展品有何用途?展馆工作人员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官兵下岛上岸,吃住大多在渔民家里。1988年,村里有了集体开办的招待所和医院,“军人之家”也同时成立了。岛上官兵及亲属来院夼村,到院夼村可以直接领餐票免费就餐;招待所开设了军人专用房间,供官兵和探亲家属免费住宿;驻岛官兵来陆地办事所需车辆,安排免费使用;驻岛官兵到村里打电话一律优先,并且免费;军人和优抚对象求医问诊一律免费。
村里双拥陈列馆展出了一张张泛黄的餐票。王凡摄影
老一辈的村民告诉记者,无论村民出去赶集也好,种地还是打工也好,都有个习惯,把钥匙要么放在墙角,要么放在门框上面。“官兵们和有的村民相处久了熟悉了,基本上都知道人家钥匙放在哪里,关系就已经到这种程度了。”
“人家村里是实心实意对我们战士好,之前有工作组来我们海岛检查,我们聊天时说到村子和拥军船的事,我说人家不要钱,对方没反应过来,不要钱为什么白给你们跑?我解释半天,他们终于理解了这种拥军的情感。有的地方拥军可能是为了名声什么的,但我们延续了几十年,一直没有中断过。”苏山岛驻岛官兵邵帅说。
另一边,战士们也总想着为村民们做些事情:村里设施坏了,战士过去排查,有问题就顺手解决了;听说村里小学音响坏了,战士们自己掏钱买了台新的音响,赶在六一儿童节送了过去;军医下岛到村里,也顺便给村里有需要的老人看看小毛病,换换药。
“我们帮助村里其实非常有限,不过总会力所能及地做点什么。”邵帅说。再早一点,村里条件还不好的时候,部队还会定期为村里放电影,这也成为老一代院夼人的集体回忆。时至今日,苏山岛仍在为附近海域从事海产品养殖的村民们提供着尽可能的方便:村民在海上遇到恶劣天气时,有苏山岛的码头可以避风;村民在岛上过夜,部队也有房间留给他们。
“拥军”这个词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似乎有些遥远,但在这个小渔村和小海岛,拥军变成了一件再日常不过的事。这么多年,以泰叔为代表的拥军船船长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连接起了陆地和海岛。
战士们说,“看见拥军船,就等于看见陆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