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农”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三农”新篇章贡献更多遂宁力量

——我市“三农”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我市“三农”系统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谋深抓实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三农”新篇章贡献更多遂宁力量。

  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我市将紧盯2025年总产147万吨、2030年总产150万吨以上的粮食生产目标,在“稳定粮食播面、提升亩均单产、强化科技支撑、落实政策保障”四个方面重点发力,深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层层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到村到户,逗硬考核县(市、区)粮食生产播面、产量完成情况;以44个粮油作物千亩高产示范片建设为抓手,分阶段、分区域、分作物品种量化分解建设任务到县(市、区),大力实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带动全市粮食平均亩产每年提高3公斤以上;坚持向耕地保护要粮、向规模经营要粮、向科技推广要粮、向政策支持要粮,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打造“天府粮仓”遂宁样板区作出应有贡献。

  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质并举,全力推动主体规范发展,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引导龙头企业联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素质;全力夯实主体培育基础,推进高标准农田、“五良”融合农机作业条件建设,大力构建“1+21+N”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基础支撑;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聚焦资源要素,鼓励金融机构采取多形式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全力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立足优势资源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我市将深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加强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运用,深入实施“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支持建设“遂宁鲜·梦工场”船山先行区,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助力特色优势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打造具有遂宁特色的产业链条化、管理精细化、科技高端化、生产组织化、设施装备水平高的“四化一高”精致农业发展格局,聚力做强产业平台、做长产业链条、做优产业品牌,重点做好“3+3+3”及红薯、白芷等“遂字号”特色优势“拳头产品”,着力打造一批十亿元级的全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按照“六品”思路和“六个一”要求(一个品种、一个龙头、一个标准、一个链条、一个机制、一个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能级,努力打造美誉度、辨识度高的“遂字号”特色农产品,争创更多“川字号”“国字号”品牌。

  找差距补短板

  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和美乡村建设不仅关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也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识。 

  近年来,我市对标落实《四川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范》,按照“缺啥补啥”原则,精准投放项目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短板弱项,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建设一批“遂州美丽庭院”,点面结合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按照“精品示范扩面、产业园区扩容、中心镇辐射带动、交通干线串链”思路,以县为单位,整体谋划未来5年和美乡村建设时序,推动和美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融片成景”。坚持建管并重,建强精品村经营管理队伍,加大农业招商和专业运营团队招引,整合研学实践、消费刺激等政策措施,有效盘活乡村资源资产,高质高效打造107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