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耕地非粮化非农化 保住耕地数量质量基本盘
——遂宁市船山区耕保工作纪实
初秋,船山区田间地头皆是繁忙景象,掰玉米、收水稻……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为了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2022年以来,船山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耕地保护工作部署和要求,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履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有序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严守耕地红线
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
按照省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船山区结合实际,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开发保护格局,有序推进“三区三线”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等措施。同时,高质量高标准抢抓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耕地保护留足发展空间。将从严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作为守护耕地红线的利器。
走进船山区龙凤镇石桥村,昔日的违规农家乐已经被拆除,2.52亩土地焕发生机,重新种上玉米。此前,遂宁市详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包土地进行种植养殖经营,期间在未进行设施农用地备案的情况下,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经营农家乐。经船山区自规局、龙凤镇人民政府多次约谈业主,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业主自行组织拆除违规建设并复耕。
违规农家乐的拆除复耕只是船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严查各类侵占耕地违法行为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船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行为,会同相关部门加大违法占用耕地查处力度,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对新增的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坚决做到“零容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全区逐步形成“制度更加完善、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目前,全区上报纳入问题台账的乱占耕地建房216宗问题(其中住宅类117宗、产业类43宗、公共服务和管理类56宗)。
严守耕地红线。船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积极落实耕地“进出平衡”——“以进定出、先进后出、进大于出”的三大原则,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良田粮用”。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加强联动,超额完成船山区2021年耕地“进出平衡”工作,并积极编制《船山区2022年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
建立田长制
引导全社会参与耕地保护
8月25日一大早,刘佳沂像往常一样去田里巡查,并把巡查结果登记在册。
刘佳沂是河沙镇王家场村的田长,负责所在村组所有耕地的日常巡查。“如发现有农户占用耕地乱堆乱放、搭盖等情况,我会现场制止并留好证据第一时间上报。”刘佳沂说。
在船山区,96名田长管理16.75万亩土地,成为了耕地的守护人,揪出了“非粮化”“非农化”苗头,将破坏耕地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
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管理体系,让船山区实现了耕地保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全覆盖。
而为进一步强化落实责任,船山区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相继出台《遂宁市船山区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核细则》《遂宁市船山区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重点任务清单》等政策措施,推动耕地保护责任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船山区还加大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耕地保护,让每一个船山人都成为耕地的“守护人”,营造全社会参与耕地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提质增效
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船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田水路林村居业”进行全要素、多手段、高效益整治,对农田进行连片提质改造,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盘活,对美丽乡村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进行集约精准保障,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治理修复,逐步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农业规模经营、村庄集聚美丽、环境宜居宜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助推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船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推进船山区增减挂钩项目,出台《遂宁市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办法》,增减挂钩项目整合各项涉农资金,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国土生态修复、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土坯房改造、地灾避险搬迁等项目实施,同时结合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园区征地拆迁安置实施,因地制宜、分片实施、整体推进。广泛征求项目区群众意见和建议,实地走访,注重调查,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各项目区实际地形地貌,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大废弃或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再利用,以拆旧区复垦方案可行性、拆旧建新地块地类等事项作为依据,认真研判,确保不撂荒、不闲置土地资源。项目涉及全区4镇28个行政村,预计总节余指标1882亩,估算总投资1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