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蓬溪县天福镇走出机械化秸秆还田新路子

连日来,在蓬溪县天福镇各村庄随处可见这样的繁忙景象:一群穿着马甲的群众在油菜地里来回穿梭,忙碌而有序地捡拾秸秆,机械将一捆捆秸秆吞进去,然后打碎又吐出……村民们偷偷焚烧、随意抛撒秸秆,导致烟雾弥漫、渠道堵塞的乱象再也不见了。 

为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改善乡村生态宜居环境,近年来,天福镇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秸秆禁烧工作要求,走出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

1652409256217964.jpg

机械化粉碎秸秆现场。

组建工作队

免费提供秸秆还田服务

5月8日,记者来到天福镇长坪村1组,只见秸秆粉碎机飞快地运转着,一捆捆油菜秸秆被打碎还田。 

“最近气温高,我们采取早出门、晚收工的方式,全流水线作战,目前全镇已完成70%的秸秆还田工作。”现场秸秆还田工作负责人肖体辉告诉记者,眼下油菜收割已进入尾声,周边村民为了备耕秋季的大豆、红薯种植,都抢着请车队到田边粉碎秸秆,好平整土地。 

“我今年种了2亩油菜,秸秆还田后下季打算套种玉米和大豆。”在天福镇长坪村1组村民谭兴连的田边,看着工作队将秸秆粉碎还田后,谭兴连和老伴迅速用旋耕机将土地整理出来。“不到半个小时就粉碎完了秸秆,还田后还能大大减少购买化肥的成本。”谭兴连真切地感受到机械化秸秆还田的高效、便捷。 

近年来,天福镇党委政府创新举措,在全县率先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工作,连续三年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聘用当地闲散劳动力组建工作队,为全镇免费提供机械粉碎秸秆还田服务,促进土地增肥增产,打造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

变废为宝

农田乐享“营养快餐”

早几年,一到油菜收获季节,天福镇各村就烟雾四起。随着秸秆禁烧力度加大,村民就把无处放置的秸秆堆到河岸边、田埂旁,不仅不好看,还容易滋生细菌,时间久了还有一股霉烂味。 

如何变废为宝,减少秸秆燃烧和乱堆放带来的污染?对于天福镇党委政府来说,改善乡村生态宜居环境,秸秆焚烧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秸秆本身不是什么污染物,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秸秆的价值,‘秸’尽所用,变废为宝。”天福镇副镇长甘崇洲告诉记者,秸秆被粉碎后,经深松、旋耕后埋入土里变成有机肥料,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不仅有利于作物生根,还能抗倒伏、抗病虫害,是实实在在的“宝”。 

据悉,近年来,天福镇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大力推广稻谷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一条龙”作业,有效解决了焚烧秸秆这一老大难问题,从而有效杜绝了火灾隐患,防止大气污染。

成效显著

油菜秸秆还田率超92%

“目前,全镇已出动机械10余台次,秸秆机械化作业面积达500余亩,预计夏季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达到90%以上。”天福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油菜秸秆还田工作成效显著,完成率已从2019年的81%提高到92%以上。 

4月初,天福镇就启动了宣传工作,利用村村通、流动宣传车、入户宣传等方式,强化秸秆禁烧宣传,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严格实行“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的网格化管控机制,确保每一地块责任到人、落实到人,并成立机动组开展动态巡查,深入到田间地头,对秸秆堆放点位、秸秆禁烧宣传、人员值守等情况开展巡查,精准管控,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全镇不冒烟雾、不见火点、不见黑斑。 

连续三年来,天福镇积极探索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如今,整个田园呈现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优美画卷。该镇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强化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力度,让“小小秸秆”为乡村振兴开辟出一片绿色发展的新天地。

(全媒体记者 杨雪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