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文件
  •  索 引 号:008490032/2022-32071612
  • 公文种类:通知
  • 发布机构: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       号:遂府办发〔2022〕1号
  • 成文日期: 2022-06-21
  • 发布日期: 2022-06-21
  • 有 效 性: 有效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21 17:27 浏览次数: 字体: [ ] 打印


遂府办发〔20221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遂潼园区筹委会,市直各部门:

    《遂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621日        


遂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1336”总体思路,聚焦方便企业群众创业办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一)巩固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全面落实《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工作指南》,按照《四川省“一网通办”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四川省2022年“一网通办”工作重点任务》要求,按月抓好“一网通办”评价指标的落实,进一步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全面整合市县分散、独立自建政务服务系统,实现除涉密系统外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系统“一张网”运行。持续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打造政务服务应用“遂宁样板”。〔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工作均需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园区管委会负责,不再列出〕

    (二)加快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高频服务事项,完善“一件事一次办”相关业务系统,按要求完成20项样板“一件事”和80项重点“一件事”升级落地。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要求,强化窗口建设、减少办事环节、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加强全流程监督管理。探索推出一批办事频率高、社会风险小、流程相对简单的“智能审批”事项,实行网上申请、自动审批、即时办结。〔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持续优化“网上办”“掌上办”。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深度,推动“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加快转变。加强“天府通办”移动端和城市APP建设,全面归并全市现有自建办事移动端,制定多端发布平台优化改造方案,6月底前编制不少于10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清单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配合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加快推进“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与“川渝通办”有机融合,促进通办事项办事指南、办理要素和办理流程相对统一。强化“川渝通办”窗口能力建设,8月底前实现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年底前实现第一批电子证照共享互认,以及司法行政、民政、文化旅游等领域共20个证明事项在川渝两地实行告知承诺制。〔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夯实数据汇聚基础。以应用为牵引,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完善数据共享供需对接、规范使用、争议处理、安全管理、技术支撑等制度流程,9月底前梳理形成数据共享需求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政府数据向水电气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和公证机构开放。〔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电子证照应用。严格执行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管理暂行办法,开展电子证照数据治理,规范电子证照标准,年底前在金融、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出行、市场监管等领域推出至少30类电子证照具体亮证应用场景。鼓励探索免费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电子印章服务。〔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对标赶超。对标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和全省最佳改革实践,制定《遂宁市2022年营商环境对标赶超工作方案》。持续完善营商环境涉企诉求工作规则,加大遂宁市涉企诉求服务平台的推广运用力度。修订完善营商环境考核办法,加大改革创新、经验推广的考核力度。因地制宜推出一批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突破性大、惠及面广的实招硬招,积极打造具有遂宁特色的营商环境品牌。〔市委营商办、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有序推进创新创业。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清单,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扶持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1000人,带动就业3000人以上。实施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互联网+就业”,全面推广就业公共服务信息系统V3.0,评定扶持5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大力争创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巩固和推广创业担保贷款信息化服务成果,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亿元以上。广泛开展“遂州杯”创业大赛、第八届创客大赛、“就业创业博览会”等特色活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稳步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在户籍地或灵活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退役军人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人行市中心支行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拓展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改革应用场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深化企业简易注销。开展促进民间投资专项行动,促进“个转企”“小升规”,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兑现。推行企业所得税、财行税“十一税合一”申报,探索全税费种集成申报,持续压减企业年纳税次数。建立预防和化解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时支付账款,对经认定属不及时支付款项的,在核定新增债务限额、“三公”经费、公务出行标准、出国出境审批、津补贴标准、办公用房管理等方面采取限制措施。〔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税务局、人行市中心支行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清理对企业跨区域经营、迁移设置的不合理条件,全面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要求企业在特定区域注册的规定。着力破除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评估制度,定期排查和清理在市场准入方面对市场主体资质、资金、股比、人员、场所等设置的不合理条件。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对政府部门(包括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商业银行等领域乱收费行为进行清理规范。强化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探索建立问题主动发现机制。〔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遂宁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工作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整合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按照“省级统筹、分级管理、授权使用”,统筹全市交易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强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制度标准建设,修订《遂宁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完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深化“示范交易中心”创建活动,健全招投标领域违法线索研判会商机制和投诉举报及办理情况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统一监管新模式,实现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继续推动遂潼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建设、西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联盟区域合作。〔市政府办公室、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提升对外服务水平。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推广应用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通关模式。持续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加强通关时间监测,将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稳固在合理区间,为企业提供合理稳定的通关预期。尊重企业自主选择,支持企业择优选择多样化服务,不搞“一刀切”。〔市商务局牵头,市税务局、遂宁海关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法治保障。动态调整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不相符合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对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的快速处置联动机制,开展商标专利巡回评审和远程评审,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援助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府院联动机制,完善简化审理制度和简易退出机制,提高市场重组、出清的质量和效率。〔市法院、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不断强化监管效能

    (一)健全监管机制。持续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各级各部门自建监管系统全面接入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编制监管数据资源目录清单和供需对接清单,9月底前汇聚关键性监管业务数据。将与行政许可对应的监管计划和监管事项以及重点监管事项、现场监管事项纳入“互联网+监管”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领域实施重点监管,建立重点监管市场主体名录,完善重点监管企业监督检查档案,规范重点监管程序。〔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全面加强信用监管。建立健全各行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明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标准,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结合,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制定监管抽查工作计划,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加快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完善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功能,不断丰富社会信用应用场景,促成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加强天府信用通平台遂宁子平台建设,优化信用信息服务,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推动企业信用信息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开放,创新“信易贷”细分产品,扩大“信易贷”规模,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加强信用信息数据安全管理,防止信用信息泄露,建立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人行市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力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健全审管衔接机制,推进审批和监管、执法信息实时共享,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探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首次免罚等模式,试点推行“学法考法免罚减罚”制度。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在线医疗、智能配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按照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的要求,制定相应监管措施。对高危行业、重点工程、重要商品等重点领域积极应用物联网、视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实时监管,完善风险评估、预警、处置和反馈机制。推进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规范处罚裁量权,开展不合理罚款事项专项整治。有效落实行刑衔接,推动行政执法部门涉嫌犯罪案件主动移送率达到100%,加快行刑衔接工作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移送。〔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注重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设,完善热线反映诉求提级办理机制,开展热线运行效能评估,持续提升热线服务质效。严格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加强评价、整改、督办、回访闭环管理,引导企业群众自主自愿参与评价,强化差评大数据分析。强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市热线中心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一)推进服务事项标准化。全面承接中央、省指定地方实施的政务服务事项,年底前编制公布市、县、乡三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对应调整权责清单。以行政许可为重点,梳理再造审批流程,逐项、逐环节明确设定依据、实施机关、许可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申请材料、收费等全部要素,形成事项运行流程图和实施要素一览表,基本建立统一编制、联合审核、动态管理、依法实施的清单管理机制。对下放委托事项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开展评估。〔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办事服务规范化。优化许可前置服务,加强审批前申报辅导,建立现场勘验、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程序限时办结制度。持续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动态调整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将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介服务“网上超市”统一管理、提供服务。按照“应进必进”原则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并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年底前建立进驻实体大厅事项负面清单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不按实施清单提供办事服务额外增加或变相增加办理环节和申请材料、政务服务事项“明进暗不进”等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规范设置综合咨询、帮办代办、跨省通办等窗口,加快“综合窗口”建设,落实“首席事务代表”“收件即受理”等制度。举办遂宁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技能大赛,定期开展“先进服务窗口”“政务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市政府办公室、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服务方式便利化。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中央保留证明事项清理结果,全面梳理压减办理行政许可所需材料,11月底前编制发布依法保留的证照目录并进行动态管理,逐步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纸质材料,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推出一批“免证办”事项。梳理可采取告知承诺制方式的政务服务事项,依法依规编制并公布可容缺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水、电、气、通讯等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便捷服务。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制度。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广数字化审图,加快实行“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评合一”等业务网上协同,年底前实现房建、市政类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暨政务公开协调小组各专题组、保障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地各部门(单位)建立完善主要负责人抓改革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及时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强化经费保障,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督促问效。持续用好全市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和市直部门(单位)牵头任务“两本台账”,细化考评指标,实时监测、汇总掌握改革任务推进情况。切实做好营商环境评价和“一网通办”能力提升评价,持续改进评价方式。加大明察暗访和调研力度,对工作推进滞后、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辖区和部门(单位),严格执行“两书一函”制度,推动责任落实。

    (三)注重宣传引导。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政务服务平台等多渠道发布和解读改革政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对改革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加强工作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各行业(领域)先进做法和有效经验,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深入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